早产儿贫血是怎么回事儿?如何预防?

早产儿贫血是怎么回事儿?如何预防?

早产儿贫血是临床上常见新生儿科疾病,在早产儿中占约38.1%~41.18%。出生时贫血的定义,胎龄不足28周,血红蛋白<120g/L;胎龄28周以上,血红蛋白<130g/L;而足月儿血红蛋白<145g/L;早产儿出生后血红蛋白含量快速下降,在生后4~8周时,可能降低到65~90g/L。

早产儿贫血的常见症状有哪些?

面色苍白、烦躁不安、易哭闹。

呼吸急促,节律整齐,频率可大于60次/分;严重者可出现呼吸暂停,即突然间的呼吸停顿。

喂养困难、体重不增,表现为拒奶、吃奶量低于正常婴儿。

心率增快,表现为脉率可大于160次分。

活动减少,表现为肢体无活动、瘫软。

部分患儿可伴有下肢、足、阴囊、颜面轻度非凹陷性水肿,指压后可反弹。

但由于以上临床表现在早产儿中较为常见,缺乏特异性,易导致漏诊误诊的发生。

早产儿贫血的主要发病机制

(1)体内铁储存不足。在宫内母亲通过胎盘供给铁的储备大多发生在孕晚期,早产儿的提前出生,丧失了铁储备的关键时期,未得到足够的铁储备或仅得到很少。

(2)胎儿红细胞寿命短,自身红细胞生成较少。早产儿出生时,胎儿红细胞占80%~90%,出生后大量破坏,血红蛋白快速降低。

(3)早产儿出生早期合并症较多,需要更多的监护和监测,过多地采血可导致医源性失血,对于出生体重仅有1000g的早产儿失血1mL相当于成人失血70mL。

(4)早产儿出生后需要追赶生长,对营养能量需求量较大,对红细胞的需求较足月儿更多。早产儿生后1年内需补充铁276mg,较正常足月儿多约177%。

如何预防

1.重视孕妇补充营养物质,延长胎儿在宫内生长时间,是预防早产儿贫血的关键。

2.对住院早产儿临床上应采取积极措施减少医源性采血量,可以通过微量采样、积极改善采血设备及化验仪器、生后即刻留取脐带血、精确记录采血量、尽可能减少血液浪费、使用床旁化验仪器等手段减少医源性失血,从而降低贫血发生。

3.合理喂养,早产儿应在生后2周~2月内即给予补充铁剂或添加铁强化食品,且铁剂的补充应持续到生后12~15月龄。

4.早预防,早发现,早治疗。对早产儿贫血进行早期合理干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