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子里母乳拉稀要怎么办?还能继续哺乳吗?

母乳性腹泻什么原因造成的?

母乳性腹泻是指母乳喂养的婴儿出现腹泻症状,在排除其他可能的原因后,即可诊断为母乳性腹泻。一般母乳性腹泻常发生在6个月以内的小宝宝身上。


母乳性腹泻的特点


新生儿每日大便次数确实比成人要多,大便每天7-8次也算正常。但是如何知道宝宝是不是母乳性腹泻呢?其实,母乳性腹泻有一些明显的特点。


母乳性腹泻大便呈泡沫稀水样便,有特殊的酸臭味,呈微绿色,大便里带有奶瓣,有时还会有透明粘液。


宝宝除了拉大便次数多些,其他并没有明显的不舒适感,一般精神状态良好,食欲也很好。


如果腹泻时间很长,可能会导致孩子生长停滞、体重不增、营养不良等严重后果。


为什么母乳喂养的宝宝会出现母乳性腹泻?


母乳中前列腺素含量和溶菌酶含量较高时,对宝宝肠道产生影响,导致宝宝腹泻。


不良生活方式:如果母亲有摄入过多高脂肪类食物,或者哺乳期间经常抽烟喝酒等,这些不良的生活方式将对宝宝产生影响。


家族有过敏史:如果母亲或者家人有食物过敏史或者其他过敏性疾病,将导致宝宝容易发生母乳性腹泻。


母乳性腹泻该怎么办?


轻度腹泻的宝宝:每日大便次数在十次以下,宝宝精神状态良好,生长发育正常,没有其他腹泻并发症,可以不用特殊治疗。随着宝宝长大,大部分宝宝腹泻的症状逐渐减少,所以不必干预。


重度腹泻的宝宝:每日大便次数大于十次,伴有轻度脱水、体重不增等症状,需要干预。此时,妈妈可以适当停两天母乳喂养,当大便次数减少,大便变稠时,可以慢慢递增式的恢复母乳喂养,直至纯母乳喂养。在腹泻期间,家长可适当给孩子添加双歧杆菌等益生菌,调节


肠道菌群,减轻腹泻症状。


若孩子精神状态不好,食欲下降,脱水严重,家长应带孩子到医院处理下,对症用药,缓解宝宝的症状。


哺乳期妈妈该怎么做?


乳妈应该注意调整饮食结构,减少高脂肪食物的摄入,增加新鲜水果和蔬菜的摄入,并注意尽量避免接触易致过敏的食物。


由于母乳根据成分不同分为“前奶和后奶”,后奶是脂肪含量较多,所以在母乳喂养的时候,保证孩子每侧喂奶十分钟左右,在换另一侧喂奶。不要让孩子一直吸吮同一边,这样会导致孩子吸吮到的脂肪含量比较多,容易导致腹泻。


上面这些是孕妈能主动改变的措施,但是对于其他不可抗力的因素引起的腹泻,孕妈也不要着急,按照前面讲的处理方法一步一步来,随着宝宝长大,大部分宝宝腹泻症状能好转。